物流園區規劃指的是對物流園區進行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整套行動方案。物流園區規劃有別于國家與區域物流發展規劃,又不同于工業與房地產業園區的規劃。物流園區規劃更偏重于在較大規模的地域范圍內,土地布局與功能布局結合的科學性,更偏重于園區建設發展的基礎條件規劃,更突出物流產業的特點以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協調等要素規劃。
物流園區規劃現狀
《2006年以來中國物流園區專項調查報告》分析: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園區缺乏明確的目標定位,對園區建成后為誰服務、怎么服務、市場規模、潛在服務對象等類似問題,園區的規劃者們大多回答不明晰。很多物流園區只是提出要建成某某區域最大、輻射最強、帶動新最高等等模糊和不具有操作性的目標,結果帶來極大的盲目性。北方交通大學物流研究所所長王耀球說,現在許多地方政府都把物流園區作城市向現代都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進行規劃,但卻對本地的經濟、市場、產業布局沒有深入研究。現代物流是市場高度發展、產業布局調整升級后自然形成的,但許多地方并不具備這種經濟發展的水平,因此雖然政府規劃有熱情,但就是沒有企業愿意參加,即使勉強被拉了去,企業也只能是負債經營,無法開展業務。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一鳴指出,在既有的物流發展規劃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為規劃缺乏宏觀高度,缺乏綜合性,布局不夠合理等,當前物流園區的規劃主體首先就有局限,基礎設施規劃由某個部門或行業牽頭完成,往往造成物流基礎設施帶有明顯的行業和部門色彩,缺乏一定區域物流設施整體角度的考慮。其次,缺乏全局的考慮。
物流園區規劃類型
-
1、按內容性質分,有綜合物流園區規劃和專業物流園區規劃。
-
2、按管轄范圍分,有全國發展物流園區規劃、區域物流園區規劃、企事業單位物流園區規劃。
-
3、按時間分,有遠景物流園區規劃和短期物流園區規劃。
物流園區規劃的功能定位
現代物流園區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具有兩大功能,即物流組織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務的經濟開發功能。作為城市物流功能區,物流園區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適應城市物流管理與運作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作為經濟功能區,其主要作用是開展滿足城市居民消費、就近生產、區域生產組織所需要的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 物流園區的內部功能可概括為8個方面,即綜合功能、集約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倉儲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聯運功能、輔助服務功能、停車場功能。其中,綜合功能的內容為:具有綜合各種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態的作用,可以全面處理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業方式以及不同作業方式之間的相互轉換。
物流園區規劃的內容
一、市場分析
1.市場調研
2.政策分析
3.產業分析
4.需求分析
|
二、項目論證
1.競爭力分析
2.選址論證
|
三、園區定位
1.產業定位
2.功能定位
3.客戶定位
4.發展戰略
|
四、功能布局
1.功能設計
2.功能區面積測算
3.信息平臺設計
4.空間布局規劃
5.交通體系構建
|
五、開發運營模式建議
1.開發時序建議
2.開發模式建議
3.管理模式建議
4.管理組織架構
5.盈利模式建議
|
六、投資收益測算
1.融資建議
2.投資成本分析
3.項目效益分析
4.收益測算
|
七、招商策劃與代理
1.市場推廣策劃
2.招商項目推介
|
|
物流園區規劃步驟及方法
1、物流市場和競爭策略研究
(1)分析中國物流行業概況(政策、資本、運作、購并)。
(2)分析所規劃的物流園區在所在地第三方物流市場中可能占有的容量,及其各細分市場的容量和成長率。
(3)分析所規劃的物流園區的經營網絡、所在地及相關地區的現實和潛在的物流客戶群狀況
(4)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和確定所規劃的物流園區在有效的物流半徑內所提供服務和產品的類型及其發展方向和潛力。
(5)分析和確定所規劃的物流園區的客戶能力、運作成本及對進駐企業的整合價值
(6)結合所規劃的物流園區的優勢和物流市場競爭情況,分析并確定所規劃的物流園區未來可能的業務目標
(7)評估所規劃的物流園區潛在的商業風險:業務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和資源風險,及其相應對策
2、戰略分析
(1)分析和評估所規劃的物流園區工程完工后的戰略和競爭實力(SWOT)即: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2)價值貢獻和運作能力
3、體系設計
(1)運輸體系規劃
(2)物流系統的銜接與配合
(3)物流功能、業務流程與信息系統的整合
(4)進駐企業與物流中心的合作競爭
(5)信息系統規劃
我院可提供的服務內容:
-
可行性研究報告
-
物流園區概念性規劃方案
-
物流園區總體規劃方案
-
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
物流園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